【中国新闻网】“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研究最新进展:鼻骨实心头饰前倾-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中国新闻网】“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研究最新进展:鼻骨实心头饰前倾

  

   

  棘鼻青岛龙头骨,显示其特殊的“棘鼻”状头饰以及鼻骨根部断裂处。研究团队供图

   

  棘鼻青岛龙正型和副型标本头骨,显示鼻骨、额骨间的窄沟状结构。研究团队供图

   

  棘鼻青岛龙鼻骨ct扫描图,鼻骨内部实心的类似“三明治”结构以黑色虚线标出。研究团队供图

   

  棘鼻青岛龙头骨复原图(参考prieto-márquez和wagner,2013)。研究团队供图

  远古恐龙研究中,距今约7000万年、化石发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龙”的棘鼻青岛龙,其主要形成棘状特殊头饰的鼻骨是否中空长期以来备受学界争议和关注。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获得明确答案:棘鼻青岛龙鼻骨内部不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而是实心的类似“三明治”结构,这一实心鼻骨与前颌骨共同围成向前上方延伸的空心头饰。

  这项最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员团队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首次利用ct扫描棘鼻青岛龙奇特头饰组成部分——鼻骨内部结构及头饰重建完成。

  汪筱林团队23日接受采访时介绍说,研究团队首次对棘鼻青岛龙向前上方伸展的鼻骨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无损状况下对鼻骨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观察和研究。ct扫描结果显示,棘鼻青岛龙鼻骨内部不是中空的管状结构,而是实心的类似“三明治”结构,即鼻骨内部由中部条带状的高密度部分和两侧的低密度部分构成。

  从ct扫描的横截面观察,在棒状鼻骨的大部分区域,这一中间高密度部分始终前后贯穿于鼻骨,而两侧低密度部分无法合围形成空心的管状。研究团队认为,中部高密度部分代表内鼻骨关节,而两侧低密度部分代表一对鼻骨壁。中部密度较高部分是由于鼻骨愈合用以加强对头饰的支撑作用。

  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对棘鼻青岛龙头饰进行重新复原重建,认为棘鼻青岛龙鼻骨内部虽为实心结构,但其与上颌骨共同组成了比目前正型标本所显示的更大的向前上方伸展的中空头饰,与典型的赖氏龙亚科向后上方伸展的头饰不同。

  此次研究还发现棘鼻青岛龙鼻骨的另外一个形态学特征,在鼻骨根部也分成两支,有一个窄条状结构夹于其中,无论外部观察还是ct扫描均显示这一结构与周围的鼻骨和额骨均有明显界限,且密度也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该结构为一个被沉积物填充的窄沟,是从鸭嘴龙超科基干类群和一些较原始的赖氏龙亚科成员所具有的额骨鼻骨囟演化而来,而并非此前学者认为的额骨前突。

  棘鼻青岛龙1951年发现并采集于山东莱阳,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具完整恐龙化石骨架,被称为“新中国第一龙”,是莱阳鸭嘴龙动物群的代表物种,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鸭嘴龙类恐龙之一。由于头饰的不同,鸭嘴龙类被分为赖氏龙亚科和栉龙亚科两类,棘鼻青岛龙归类为赖氏龙亚科,但其头饰形态学界尚存有争议。

  汪筱林研究员表示,棘鼻青岛龙由于其头部极为特殊的“棘鼻”形态和伸展方向有别于其他类型,自发现以来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最新研究,首次清楚知道其头饰大小和形态,确认头饰伸展方向也是向前上方延伸,结合头部其他骨骼形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支持棘鼻青岛龙是鸭嘴龙类赖氏龙亚科有效属种。

  棘鼻青岛龙鼻骨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获专业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通讯作者为汪筱林研究员,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张嘉良,作者还包括中科院古脊椎所蒋顺兴副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彪教授。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