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中国科学报】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

  

  2019年,中国科学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在轨测试、阿尔茨海默氏症新药“九期一”上市、首台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批准注册上市……在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一群把个人理想和追求主动融入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的追梦人。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中国科学院组织评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集中展示新时代中国科学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院职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经评选,张敬杰等8个个人和团队获得2019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称号。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 

  张敬杰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固体浮力材料过去长期依赖进口,极大制约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及海疆安全保障。张敬杰等人潜心研究二十余载,研制出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和国产化固体浮力材料,成功应用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万泉”号深渊着陆器,一举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开启了国产深潜浮力材料规模应用新局面。

  上世纪90年代,刚刚参加工作的张敬杰跟随导师宋广智研究员一起开发了“软化学”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的先进制备技术,使我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2004年,张敬杰担起了课题组长的重任。当时,由于缺乏科研经费,很多研究和测试都没有条件进行。没有厂房,就到郊区去租,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研制、改造,没有测试仪器,就去其他单位借用。就这样,经过了近十年的技术攻坚,国产化固体浮力材料成功海试。

  2012年,为进一步提高空心玻璃微球的强度,张敬杰带领团队奋战在通州基地。当时正值寒冬季节,他们在没有暖气的艰苦条件下吃住在厂房,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烧一壶热水,把冰化开后才能配溶液、做实验……就这样连续工作了4个月之久。

  2016年12月,张敬杰团队将固体浮力材料交付“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总体集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备从生产核心原材料到构件加工的全链条固体浮力材料开发能力的国家。

 

  黄仕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黄仕强绝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尖子生。2013年,实验室里的一次偶然让他找到了“青春”基因的奥秘: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体内的lin28能让多种受创细胞组织迅速修复,甚至能促进细胞线粒体新陈代谢。这一发现有望在未来协助对抗老年退行性疾病。

  2016年,黄仕强在干细胞代谢领域再下一城。在癌症患者中,80%的人都会出现恶质性病变,发生肌肉萎缩。黄仕强发现,脂肪酸过度氧化是导致肌肉萎缩的关键原因,他的研究过程为寻找治疗靶点提供了代表性思路。

  迄今为止,黄仕强有多项成果发表在《科学》《细胞》《自然—医学》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总计37 篇,累计被引用超5000次,并拥有两项国际专利。

  尽管在新加坡长大,从小受祖辈熏陶的黄仕强一直对中华文化抱有浓厚兴趣。

  2017年,黄仕强踏上故土,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建起自己的研究团队,手把手带学生。目前,36岁的他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6岁,面对中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状况,他们立志刻苦钻研,解密肌肉衰老等退行性疾病的机理,探索肌肉再生的奥秘,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从197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陈和生就与高能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夏天,陈和生出任高能所所长。当时正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所发展陷入困境之时,陈和生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进行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使其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为保持和发展我国在粲物理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5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东莞市大朗镇,距离高能所北京本部2000多公里,从此,陈和生开启了两地奔波的生涯。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的他带领队伍闯过了无数工程难关。

  一次,隧道渗水使土建工程拖后了一年多时间。为了确保向国家承诺的工期“后墙不倒”,陈和生带领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通用设备的安装调试与土建施工交叉进行;将本应直接安装到隧道的设备先在地面大厅安装调试好,等隧道完全建成后再运到隧道里重新安装。

  在2016年底举行的项目国际顾问委员会年度会议上,与会外国专家纷纷感叹项目建设的“中国速度”,“难以想象你们在短短一年完成了如此大量的工作”。2018年8月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项目通过国家验收,随之正式投入运行。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终于建成了!

  目前,已过古稀之年的陈和生又参加了我国2035年大科学装置发展路线图的规划,一幅更加壮美的科学画卷正在他的身后徐徐展开。

   

  杨国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杨国伟第一次在日本坐新干线,“太快了,真是太快了!什么时候中国能有这么快的列车就好了!”杨国伟回忆起1985年春节,他从娄底到邵阳,100公里的路,他在火车上居然坐了24小时。

  2008年,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项目正式启动。杨国伟的团队接到的任务是高速列车气动外型测试,需协助厂家将日本时速250公里的列车提升到380公里。

  这项任务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里将列车模型速度提起来。一次次尝试却无一成功,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同事杨乾锁建议他采用压缩空气间接加速技术,实验终于成功。

  速度起来了,刹车的问题又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国伟路过石景山游乐园,高速翻滚的过山车瞬间刹车的一幕吸引了他。很快,运用磁铁产生非接触阻尼力让高速行驶状态下的列车模型瞬间刹车的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解决方案诞生了。

  随着“提速”“刹车”问题的解决,杨国伟团队相继解决了平台的自动控制、模型复位及测量技术等一系列难题,团队参与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承担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及评估技术”项目最高实验时速超过600公里,为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设计提供了支撑数据。

  中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十年,也是杨国伟团队攀登研发的十年。十年来,杨国伟和他的团队一路向前,已经成为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引领者。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 

   

  孟宪红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在若尔盖高原这片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储存近30%黄河上游来水量的区域,中科院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孟宪红负责建立了分布式多年连续水—土—气—生全天候监测系统。凭着女性独有的细腻和坚韧,她用两年时间完成对原有监测布局的完善和升级,实现了不同下垫面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每一次土壤采样,需要分别选取有无植被的样地,利用环刀等工具,在每个样地挖出深度不小于60厘米的土坑,自上而下依次取大罐和小罐土样各5份;之后在实验室进行样品测定分析,对比有无砾石、根系土壤的水热特征差异等,以揭示其对土壤水热性质的影响。

  从博士毕业到参加工作,再到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孟宪红用了10年时间,这离不开她对自己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她苦心钻研,发扬牦牛精神,面对困难披荆斩棘、甘于寂寞、不骄不躁,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的生命,用勤奋铺就科研之路、用韧性点燃科研之旅。

  十几年来,孟宪红怀揣最初的梦想,不忘初心,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为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李世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援疆干部

  2011年初,李世英响应中科院党组援疆号召,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出发,前往天山北麓的“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市,担任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面对企业发展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他带领工人成功打通电石炉尾气高浓度一氧化碳变换技术的全工艺流程。2012年,顺利建成5万吨乙二醇和3万吨1-4丁二醇生产线。2014年,天业集团25万吨乙二醇和20万吨1-4丁二醇生产线也相继顺利投产,助力天业集团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升级发展之路。

  2018年,他将大连化物所最新技术引入天业集团,促成双方120万吨合成气制乙醇项目实现成功合作,极大提升了新疆化工产业链水平。

  八年来,李世英为天业集团培养了82名工程硕士研究生,积极促成和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来新疆举办每年一届的新疆天业煤化工论坛。2019年,他积极促成大连化物所与天业集团合作建立石河子辽疆工业研究院,推动辽疆两地合作达到新高度。

  从2011年到2019年,这名来自辽宁的援疆干部连续5次申请援疆延期,像钉子一样扎根新疆。这八年,是李世英远离家乡、对家人愧疚的八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八年,是胸怀祖国、青春永驻边疆的八年。

  “中国天眼”fast团队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科学》杂志曾4次报道fast进展,《自然》把fast落成启用列为2016年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2016年落成启用,再到完成调试并取得一系列科学成果,fast团队历经25年扎根贵州大山深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追赶、领先、跨越”的精神。

  “中国天眼”fast拥有3项自主创新:一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二是自主发明了主动变形反射面,三是自主提出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平台和并联机器人。在fast团队共同努力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实现了中国大科学工程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同时,fast全新结构和苛刻的技术要求,推动了中国众多高科技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这些都离不开默默奉献的fast团队的辛勤付出。

  fast的建设和调试工作涉及天文、力学、结构、测量、控制、电子学等多学科领域,具有强交叉学科特点。自2011年开工建设伊始,fast团队全体人员肩负起望远镜现场建设重任,开始了异地坚守、舍家为业的奉献之旅。从工程建设到开展调试,fast团队人员始终驻守望远镜现场,每个月都要保证26天以上驻场时间,长期与家人分居两地。fast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快速实现了望远镜的系统集成,提前完成了功能性调试任务,并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各专业组的验收。

   

  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fast团队

  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海斗深渊”专指海洋里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区域,是地球上人类认知最少的一个生态体系,也是当前海洋领域的前沿热点,而装备技术则是探索深渊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支持下,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通过系列关键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7000米、11000米级深渊着陆器,为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做出重要贡献,搭载多型国产材料、能源及传感设备完成海上试验,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科考成果。

  中国科学院2014年部署启动“海斗深渊”研究计划,深渊着陆器是其中核心装备之一。面对技术难度大、基础薄弱等困难,研究团队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在耐超高压密封技术、着陆器控制及探测技术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2016~2018年,团队携深渊着陆器参与了“探索一号”船的3个深渊科考航次,每一次都面临不同挑战。在海上遇到的问题通常都是疑难杂症,但团队从不轻言放弃,为了不影响航次整体计划,即便是在恶劣的海况下晕船,即便是通宵达旦,也会咬牙坚持。

  从不满足完成既定海试任务,这是深渊科考的精神。为尽可能满足科学家的研究需求,航次期间但凡有空闲时间,深海团队都会安排深渊着陆器进行作业,忙的时候几乎是连轴转,困了就找个角落眯一会儿。在如此高强度作业下,团队依然可以做到忙而不乱、不出差错,这是多年海上作业历练出的品质。

  近5年里,着陆器已累计完成184次下潜作业,其中26次超过万米,获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其中多项成果为国际首次。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2岁。他们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以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无畏艰辛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应有的风采。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0-01-09 第4版 专题)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