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能力不断增强 接收数据应用于国家各个领域-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国际在线】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能力不断增强 接收数据应用于国家各个领域

  
  作为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卫星首批22幅亚米级立体影像图12月10日成功发布。高分七号卫星数据发布,少不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工作,因为遥感卫星发射进入在轨运行后,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由地面接收站完成对卫星发送数据的接收,只有当数据接收成功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存档、处理和应用。
  卫星遥感以卫星为平台,利用遥感仪器对地球或其他太空目标进行观测并生成观测数据,经过地面站的接收和处理,转化成可供各行各业应用的、信息极其丰富的数据资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卫星遥感目前已成为各国空间对地观测领域的主要科技手段之一。谈到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工作,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三亚卫星数据接收站工程师吴凤霞说:“(遥感)卫星进入了我们接收范围以内,我们就可以接收这颗卫星了,卫星往地面发射信号,我们(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天线就会捕获到这个信号,捕获到信号以后,经过我们地面的设备,包括下变频(器),包括解调器,包括我们记录器,整个数据记录下来以后,我们就传输到北京。”
  1986年12月20日,中国第一个遥感卫星地面站北京密云站落成并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在卫星遥感技术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拥有了直接获取卫星遥感数据的能力,开创了我国遥感技术和遥感应用的新时代。从最初的一个地面站一套接收设备,到目前五个地面站二十几套接收设备,地面站设施规模和技术能力得到快速增长,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副主任黄鹏说:“经过这30多年建设,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5个接收站,包括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昆明站还有我们的北极站。目前遥感卫星地面站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来自于两大方面,第一就是我们国家的所有的陆地观测卫星,还有就是我们国家的空间科学卫星,这两大类任务占整个地面站的业务大概70到80%这样的一个体量。”
  地面站运行30年来,所接收的卫星数据主要应用于我国科研、灾害监测、环境监测、林业、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农业、水利、气象、海洋、矿业等专业领域,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需求、业务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真正发挥了国家对地观测领域核心基础设施的作用。在服务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方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副主任黄鹏说:“从地面站86年建成的时候,在(建成)第2年(1987年)当时大兴安岭发生了大火,那么中国第1次用卫星遥感数据对整个的火灾进行了一个分析和评估,及时获得了整个灾情的一个情况,所以当时的这个救灾还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那么后续我们在近几年包括我们发生了这个汶川的地震,玉树地震以及舟曲的泥石流、滑坡,长江的水灾等等,这些重大自然灾害中,地面站的这个数据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国家做出这种整体的灾害情况的一个评估以及当地的救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
  从1986年至今,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始终保持可靠、稳定、高效运行,共计成功接收了近30万条卫星轨道,保存了近400万景的卫星原始数据资料,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档案库,为国家积累和保存了极其珍贵的空间数据历史资料。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