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坚定地走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之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3-07-18|【 】
2013年7月,我们得到通知,习近平总书记将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正是盛夏时节。我从中关村赶到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的会场时,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已经坐满中国科学院各部门和京区研究所的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会议室后,没有直接走到座位上,而是沿着通道向我们走来,和坐在侧面第一排的研究所的同志一一握手。在和我握手时,我简短介绍了自己,并说我们主要是搞科学卫星的,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在沿着通道转了一个u字形后,他才回到座位上听取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听完汇报后,对中国科技界,特别是对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并指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政府在体制和管理上采取切实举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规划和重点支持,优化完善人才政策;更需要科技界共同努力,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有锐意改革的精神,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感触很深。当时是2013年,我们大部分人还没有那样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很多科技人员还停留在满足于发表几篇文章、申请几项专利、争取几个项目养活自己和课题组的阶段,对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很多所领导,对到底应该研究什么、瞄准哪些方向想得也不多。然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科技界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正是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目标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在国家和中国科学院支持下,我们当时正在实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空间科学就是利用卫星平台在空间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属于有组织的、定向的基础研究。之所以说是有组织的,是因为发射一颗科学卫星,需要组织成百上千人甚至更多人参与,需要火箭、发射场、测控、卫星、地面支撑、科学应用6个系统协同工作,是典型的系统工程。但是,它又不是纯工程任务,它有明确的科学目标,从论证立项、研制发射到在轨运行,每一个环节都要确保科学目标能够实现,直至最终获得科学前沿的重大发现并取得突破。因此,它既是有组织的航天工程,也是定向的基础科学研究。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我们工作的性质,在国家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落实好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分析了自1900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项目的特点。我们发现,1950年以后,利用大科学装置和科学卫星实现科学前沿突破的项目占比逐渐增多。也就是说,光靠一位科学家和他的小团队,甚至一个人、一支笔、一张纸就取得科学突破,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低垂的果实越来越少。1990年以后,这个比例更是超过了50%。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走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这条路的决心。
10年里,我们先后发射并运行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卫星,并持续产出重大科学成果。我们持续开展战略研究,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制定了面向2035年以至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此外,为了培养更多空间科学人才,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相关课程,编写和出版了教材。我们研究所也在201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为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令我们欣慰的是,自2015年“悟空”成功发射后,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一年的新年贺词都会提到我们发射的科学卫星,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自立自强、原创科技成果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一定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挥我国体制上的优势、利用建制化科研机构开展大科学研究的优势,持续做好空间科学卫星及其相关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