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通过多层次传播,逐渐渗透到科技创新的方方面面,发挥着精神财富特有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作用。
作为全院创新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武汉分院的创建工作成功跨越了从以物化层面和制度层面建设为主的启动阶段,向以精神层面建设为主的深化阶段的转变。近年来又着力以创新文化如何发散、传递、互动和共享的问题为切入点,立足于不断把握和探索创新文化传播的理论特征、功能作用和实践创新,努力营造促进院、所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理念与目标:创新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源于传播
传播,英文词是“diffusion”,原指“扩散”或“漫流”,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文化变革和创新的活性机制。创新文化借助传播拓展了文化时间和文化空间,努力实现着其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进行科技创新的功能,同时又在传播的过程中生成、融合、创新和发展,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创新文化传播的内涵
文化传播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相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到底是文化传播、借用、发展的历史。
创新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主要涉及科学精神、价值观、道德规范、信念等人文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多样性。创新文化的传播,就是将优秀的创新文化成果取其精华,传承、光大,使之扩展为整个创新系统和区域的文化;就是将创新文化的深刻内涵,如兴国为民的历史责任感、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唯真严谨的求实作风、和谐协力的团队精神等,通过传播,融于政策制度、机制管理之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达到文化层面的认同,从而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二)创新文化传播的要素
在文化传播中,一个有效的传播至少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传播主体(传播者)、传播客体(受传者、传播对象)和经过编码的信息。
创新文化传播主体,指创新文化内容的发送者,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科技创新中“传播什么样的创新文化”和“如何进行传播”的问题。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主要的传播者包括科技部门官员、科研院所管理层人员、科学家、负责创新文化的宣传部门人员等。
传播客体是创新文化传播的接收者,即在传播过程中接收传播者发出信息的一方。如果没有受传者,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就无人接收,这样传播就失去了对象,传播就变为虚幻。创新文化受传者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参与和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
创新文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在传播中存在着主客体二重性。传播者本身首先应该是接受者,然后才是传播者。传播者只有接受了创新文化的实质性内容,对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应的体系有全面的认同和准确的把握时,才能够向科技工作者进行传播。而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作为创新文化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又作为在日常的科研实践中反复传播强化的基层实践者,也具有着双重身份。
创新文化内容即信息,是连结整个传播过程的“桥梁”,只有信息一旦生成、传播出去,而被受众接收,实现了信息共享,传受双方的各自需求获得了满足,传播过程才显得有意义、有效果。
(三)创新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
传承性: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国科学院55年的辉煌历史,为我院的创新文化注入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两弹一星”精神、唯实求真、“三老四严”作风等优良传统,使其在传播中日益体现出历史传承、孕育积淀、生生不息的特点。随着知识创新工程深入推进,又不断丰富了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活动的人文主题。
延伸性:创新文化传播不仅具有纵向的传承性,还有横向的延伸特点。文化概念的外延广阔浩瀚、漫无边际、无处不在,决定了创新文化传播的宽广外延。创新文化通过传播辐射,可以调整社会交往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工作和行为方式,可以作用于各个不同层面和群体。
渗透性:文化传播无孔不入。在当今信息时代,创新文化通过信号、语言、文字、印刷、电讯、网络等多种媒介交互传播,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来自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多层面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潜移默化之中构起了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创新文化先进性和科学性更加决定了她超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可以深入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四)创新文化传播的功能作用
积淀功能:创新文化传播使文化财富继承和绵延流传,成为不断积累的文化遗产,而且文化传播的时间越久远,文化积淀就越深厚。我院创新文化通过几代先辈们薪火相传,积累充实,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宝贵财产,一支极富特色的瑰丽奇葩,并随着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发展。
凝聚功能:创新文化通过传播,把服务国家、奉献社会、造福民生、追求真理、勇于拼搏、协力创新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科学精神、科研道德传递给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凝聚起一致的价值理念,形成一种得到共同认同的主导科技创新工作的文化力量。
教化功能:传播是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动态的反馈过程。传播者都希望达到一定的效果,使受传者发生相应的变化。美国学者沃沦.韦弗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创新文化在传播中,主动地传递信息、观念和情感,进一步协调和确定人们的行为规范,逐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并使之社会化。
增殖功能:文化与传播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文化在传播中得到质和量上的“膨胀”或放大,创新文化通过传播实现了文化的再生产,在原有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而生成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创新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探索与创新: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开拓的精神家园
科技创新中,文化创新是根本。在加强对创新文化传播认识和思考的同时,我们立足“一个根本”——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创新文化传播的“两个对象”——职工、研究生,牢牢把握“一个主线”——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传播,在利用多种传播载体、搭建传播平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陶冶、净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度融合中熠熠升辉
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割。科学家是活生生的人,也需要包括理想、境界、信念、意志、兴趣和激情等在内的人文动力,科学创造过程本身也需要各种人文思想的参与。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引用一句佛教的箴言道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一把通向天堂之间的钥匙,同一把钥匙也能把你引向地狱之门”。如果说科学就是那把将我们引向天堂的钥匙,那么人文就是门牌——指引前进的方向。
为此,我们把促进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作为创新文化传播的主线。“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引导科学”系列讲座坚持数年,多次邀请科学家、教育家、人文学家为职工和研究生做专场报告。特别是杨叔子院士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高级人才成功的必由之路》讲座中的论点:“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落后,一打就垮;没有优秀民族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空虚,不打自垮”,让大家深有感触。
(二)引领、激励,渲染追求卓越、献身科研的人文主题
分院系统一批批优秀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中体现出高尚的品格,他们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和人格魅力,成为创新文化的精髓。
分院党组把学习先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挥榜样的导向、牵引作用作为创新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先后通过编印事迹册、报告会、座谈会、组织纪念活动、文艺汇演等形式,缅怀牺牲在出差途中的李钧院士,弘扬他鞠躬尽瘁、献身科学的精神;宣传英年早逝的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崔奕波研究员,学习他“生命不息,科研不止”的精神;宣传在水生所滇池工作站为打捞底泥溺水身亡的陈英鸿研究员,以“明月不归沉碧海”为题祭奠这位长眠他乡的科学家;根据水生所李植生研究员两次赴南极科学考察,特别是身患癌症后,仍坚持在南极工作的感人事迹改编,创作“南极不会忘记”音乐舞蹈诗剧,在分院、湖北省、中科院巡回演出,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运用这些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大家,生动、形象、具体,极大地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争先,拼搏奉献。
sars爆发和禽流感流行期间,武汉病毒所的科学家们面对国家灾难、人民安危,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夜以继日地开展科技攻关,承载巨大的社会责任。胡志红所长、陈则研究员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到患者身上提取咽拭子,王汉中等研究员连续几个月工作在p3实验室,李天宪研究员主动请战开展禽流感研究,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感人至深。分院党组和所党委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大力宣传他们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爱国献身精神、执着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在院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就像一颗石子抛向水中,激起层层扩散的涟漪,形成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一位青年科技人员在畅谈学习感受时说,在人生历程中,作用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引起心灵震撼的人和事。身边的榜样对于我们就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促使我们深刻的灵魂拷问和自我反省,引导我们日益走向精神的富足和成熟。
(三)传道、授业,以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导航人生
打造文化教育品牌。分院连续多年举办以所级领导、中层干部为对象的“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加强教育培训;创办《创新与实践》、《他山之石》电子刊物和内网专页,开辟学习园地;创建了主要面向青年科技人员和在学研究生的“小洪山讲坛”,邀请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高端讲座和交流。这些活动的内容涉及学科前沿、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科学史、现代管理理论、领导哲学、政治、经济、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由各单位党、团组织发起,以社科人文书籍为主,围绕如何实现“德高、博学、自强、奉献”的主题目标,武汉植物园开辟了读书室、武汉文献中心定期向大家推荐阅读参考书目,分院机关组织专场读书报告会等等,“读一本好书”已蔚然成风。一篇读后感还引用了明代于谦的话直述胸臆——“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
(四)滋养、培育,建立创新人才与创新精神的栖息地
走近武汉分院科学园区,无人不感叹她的焕然新姿。如果说,科学园区优雅舒适的硬件环境令人心旷神怡。那么,暗中涌动的文化氛围则成为聚集创新人才和孕育创新活动的温室。
武汉物数所把“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之中,高度重视和珍惜科学家的原创思想,注重对科学家的个性管理。研究所举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会、战略研讨会、科研进展报告会等,鼓励不同学术思想“在人们之间自由流动,就像流荡在两岸之间的水流那般”,从中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
武汉病毒所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把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医学病毒确定为主攻方向。所领导言传身教,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影响和凝聚全体职工。在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主动与武汉大学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合作研究,整个研究所洋溢着开放、协作、进取的气氛。
正是良好创新氛围的诱引和国家需求的拉动,使大量优秀人才纷纷涌入,分院各单位先后吸引“百人计划”40名,近期又有14名“百人计划”候选人与各单位签约。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高昂的科研士气,各种创新灵感持续不断地相互碰撞,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冲动。
三、思考与跨越:创新文化在传播中光大发扬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互动共进。科技创新发展根源于日积月累的创新文化,需要重大的文化创新来导引,同时能够推动和深化创新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而创新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深化,又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科技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体系。
(二)创新人才是创新文化传播的终极主体,他们的创新性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创新性,处于灵魂的位置。创新文化的传播,首要是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真正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科技人员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最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这便是创新文化传播的使命所在。
(三)我院知识创新处于重要的深化发展阶段,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迫切需要创新文化提供精神文化动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应该更加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献身精神,“日日新,又日新”的探索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合作精神和“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执着奋进精神。使中科院辉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继承发展,使新时期知识创新提炼的“唯实、求真、协力、创新”八字院风成为共同的价值准则。
(四)创新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培植、养育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多因素的支持和条件,其中文化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应该更加重视创新文化传播的载体建设,如通过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创新论坛、科学讲座等方式传播前沿学科知识,促进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交融渗透;通过美学、音乐、艺术、文学、体育、群团等多视角、多方位的文化活动,开阔视野,催生创新灵感,丰富和提高人文素养;通过网络、媒体、简报、信息、报告会等各种途径,使创新文化的核心内涵耳濡目染,深入人心。
(五)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是一项系统、长期的任务。创新文化深入传播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从约定个人行为到变成一种自觉意识和习惯,养成一种高尚的品格,并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加强领导,探索规律,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不断增强科技人员对创新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创新文化向纵深发展。
(作者:武汉分院 陈平平 尚纳新)(摘自《科学新闻》)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