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1991年通过国家正式验收,是我国从事信息安全学术研究和培养信息安全高科技人才的国家级实验基地。自实验室成立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50多部;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3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32项;获得各种成果奖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制定或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其中7项已形成报批稿;形成产品、工具和系统20多个。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早期的实验室聚集了曾肯成、裴定一、戴宗铎、赵战生、吕述望等一批在数学、密码学、电子技术、计算机领域各有专长的研究人才,聘请丁石孙、万哲先等我国密码学界的著名学者组成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开展了信息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但是,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信息系统安全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实验室研究领域过窄和年轻学术带头人匮乏的问题日趋突出:应用基础研究的优势面临着信息安全已由基础理论研究逐步发展为理论和关键技术并重,昔日专家云集也面临着年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设备亟待更新、科研经费不足,1997年科技部评估验收给实验室亮了“黄牌”。
面对严酷现实,实验室首先从自身查找原因,重新调整研究方向和队伍结构。2000年,实验室起用 “百人计划”学者冯登国博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由实验室自己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荆继武担任副主任,组成全新的、年轻化的领导班子,引进一大批高学历、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组成了朝气蓬勃、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团队。近几年来,实验室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科研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科研实力大大提升,科研成果和成果转化成绩喜人。
一、调整研究队伍 拓宽研究领域
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的急待解决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奋力攀登的制高点。为了适应信息安全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安全的需要,在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调整了研究队伍结构:将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人员并入实验室,加强计算机安全应用研究的力量;同时实验室依靠学术委员会专家的集体智慧凝练科技目标,调整研究方向,拓宽研究领域:将过去主要研究信息安全的理论及应用基础问题向强调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并重的方向发展。
拓宽了研究领域,使我们有机会争取到更多国家、部委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同时也有机会参与国家和部委一些重要项目的立项,为国家信息安全发展出谋献策。近两年,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及部委重点项目已由1997年的不到10项发展为40多项,科研经费也由1997年的160万元增加到年均近1300万元。
二、多方引进人才 提升科研实力
确定了研究方向和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学术骨干的代际传承成了实验室的当务之急。实验室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有意识地补充安全协议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人员,通过“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吸引优秀博士后、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加大了青年科技人员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杰出人才2人,通过“百人计划”引进优秀人才4人,引进年轻博士后及博士30多人,使实验室研究队伍规模由1997年的17人发展到目前已拥有5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7人,4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46人,占总人数的90.2 %,已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老中青三结合、以年轻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通过多方引进优秀人才,大大提升了实验室的科研实力。近几年实验室申报的国家重点项目始终保持较高的获准率: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项,今年再获5项。2000年从新加坡回国的叶顶锋博士已成为实验室在理论密码学研究领域年轻的学术带头人。他在伪随机序列与阵列研究方面,利用交换代数的工具得到该领域的一套完整理论和系统方法,并在构造梯形窗口的m-阵列和具有极小线性复杂度的m-序列等问题上得到创新性成果;在有限自动机研究方面,在弱可逆理论和分解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2001年他发表在国际密码学学会主办的密码学界最有权威的杂志《journal of cryptology》上的学术论文,成为当时我国近五年来在该杂志上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
三、更新设备 改善科研环境
为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信息安全基地,实验室对科研和学术交流环境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一流的学术交流会议室和网络安全科研环境,购置了sgi 2000、sun v480等服务器、佳能ir6000高速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网络分析仪等高性能大型设备仪器,并配备了高可靠internet专用服务器,极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员的资料查询、大规模计算、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实验室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实验室与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多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内3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强化管理 再创辉煌
实验室建立了以项目负责制为主体、全成本核算为目标的管理体制,推行了量化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每一个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通过考评和奖励,推动了实验室人员的合理流动,队伍不断优化。通过项目负责制让年轻人能够担负重要的工作,使他们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工作热情。
严格的队伍管理、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了实验室的队伍建设和发展,也使得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硕果累累。由实验室承担的中国科学院“九五”应用研究与发展重大项目”获得了199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标志着实验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在密码学基础问题的系统深入的研究中取得若干创新成果:在ieee会刊、《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j.of.cryptology》、《中国科学》等权威刊物和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18篇,出版著作5部。实验室承担的“公开密钥基础设施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pki系统,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21项,申请发明专利 10项(含1项国际专利),起草国家标准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5部,产生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该项目已应用于国家信息中心、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等单位。
(撰稿人:李亚莉)
点 评: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对“亮黄牌”的严酷现实,及时调整了研究方向和队伍结构,拓宽了研究领域,多方引进优秀人才,改善科研环境,大大提升了科研实力,摆脱了人员匮乏、经费不足的困境。实验室已逐步成为我国信息安全领域里的国家一流、国际先进的科学研究中心、技术发展与信息服务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并在信息安全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了若干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真正做到了出成果、出人才。
分享到 :